隻手掌聲:氣候變遷危機下的禪宗冥想教育

在當前氣候變遷的危機下,學院裡環境意識的提升,對現況的改善並沒有產生顯著的效果。儘管學院不斷強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許多研究、教學和倡議停留在理論層面,實際行動卻往往無法跟上。當然,環境知識無法轉化成為行動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可以歸因為內在的癱瘓,不管是認知障礙、憂鬱或冷漠情緒、心理抗拒,甚至是對生命本身感到匱乏或無力感。這些都說明了「外部知識」的局限性:外部知識依賴理性思維和客觀分析,基於分析、分類與二元對立,例如將人與自然區隔開來。這種心物二元的認知,導致環境問題被視為外在的事物,是技術性、經濟性或外部系統性的問題,而非心意識的問題。這樣的認知,阻礙了人們對自身與自然之間深層連結的理解,缺乏深層連結的認知,也自然限制了行動的發生。

因此,要解決環境問題,轉化我們心物二元的認知首當其要。此為學院裡「冥想轉向」的前提。身為社會學科領域下的環境政策學者,華普納呼籲「內在生活」的重要性。他認為,社會改革的先決條件在於個人意識的轉化,即「分類的硬化」的鬆動。冥想活動幫助反思、挑戰和批判我們既定的觀念框架、標籤和信念,而冥想活動中的身體和心理的訓練,培養內在生命的彈性與活力。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知識內在化,鬆動學生僵化化的分類思考模式,讓學生放下固有的信念來重新經驗和認識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將冥想活動應用在環境研究上(科學或社會研究等領域上),就是要學生了解到提醒技術、經濟和政治解決問題的侷限,注意到「內在生活」與環境惡化之間的關係。[i] 最後,冥想喚起了我們對自己作為一個物種的身份,以及我們如何適應並理解更廣闊、超越人類的世界。

 

II、「內在生活」與環境惡化之間的關係:心靈癱瘓和生態淡漠

            美國心理治療分析師尼可森(Shierry Weber Nicholsen)提到,臨床上她觀察到一個普遍的「生態淡漠」反應。「生態淡漠」意指看到大規模的生態災難事件時,表現出不在乎或視而不見的反應。此書一開頭就問道,「為什麼我們一方面熱愛大自然,但是卻另一方面,對環境惡化卻無動於衷,將環境惡化視為是少數團體(如環保團體或科學家)的家務事。」(1)她認為,尼可森認為這是創傷的表徵,生態淡漠(如視而不見或將環境惡化視為是少數團體的家務事)是一種未完全將問題解決的悲傷。

            此「生態淡漠」例子,說明了內在與外在環境相互影響的關係。當外在的環境帶給我們痛苦時,我們通常選擇迴避或懸置問題,而不去面對它。此為「心靈癱瘓」的表現:長期處於一種逃避、懸而未決的狀態,使我們不願直面自我的內在感受和外在的客觀現實,進而導致生命或生活體驗變得不完整。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封閉的狀態會逐漸加深,使我們愈發難以敞開心扉進行真誠的自我反思。缺少真摯的內在審視,我們難以真正掌握自身的存在狀態。這種情感上的封閉與不真實的生活方式,無法滋養內在生命,阻礙與他人的真誠連結,甚至削弱我們對周遭世界,尤其是對自然環境的關懷之心。

 

III、要解決外部的環境問題,必須先正視我們內心的麻木與失能

            尼克森提出了「雙眼視覺」(binocular vision)技巧的概念(借用了比昂的術語)。雙眼視覺在生物學和神經科學中指的是人類和靈長類動物通過雙眼協同工作,將兩眼的不同視角所獲得的信息整合為單一的立體圖像,以感知深度與距離。尼克森建議我們培養這種「雙眼視覺」的能力,來對治內心的麻木和無力感。

            「雙眼視覺」的練習的重點在於學習擁有兩種全然不同看待一件事情的能力,或者說矛盾思維的能力。這種學習擁有兩種全然不同看待一件事情的能力,或「觀看雙重層面的技巧」(skill of seeing two levels)的能力,是打破無意識中的固定模式或「單一性或同一性」信念關鍵,使心靈變得更加靈活有彈性。。

            尼克森指出,具備雙重視角的能力,使我們能學習接受確定客觀理性思維的「外部教育」下所難以容忍的非同一性和矛盾性思維。在回應氣候災難的議題上,她提出「擁抱當下的缺陷」,也就是:要我們既能接納當下的不完美、無常和不確定性,同時仍對未來抱持積極態度。具有這樣的雙重視角,能讓我們世間複雜的矛盾性,並培養對生活的真實洞察和積極回應。

            另一個雙重視角的例子可見於生態批評學者理查德·克里奇(Richard Kerridge)的生態批評教學法。克里奇指出,人們在面對氣候變遷問題時常感到無所適從,這是因為氣候變遷既過於緩慢,使我們難以察覺變化的發生,又過於迅速,以至於我們無法及時適應(2012:21)。針對這種複雜情境,克里奇強調兩種相互協調的能力:一方面,我們需要緩慢而深刻的變革,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快速且務實的應對——包括對他者的開放、無預設的相遇,以及迅速的行動反應(21)。

         這種協同的「雙眼視覺」能力的培養,不僅擴展我們對事件的經驗的完整性,可以幫助我們修正自身錯誤的片面偏見,讓我們時刻保持開放性和寬容。這樣才能在不確定的氣候變遷時機下,學習更有彈性與韌性地「與麻煩共存」(借用多娜·哈洛薇 [Donna Haraway] 的用語),而不是陷入癱瘓狀態。

 

VI、禪宗參究(Koan Study

這裡,我以中觀學派的「二諦說」來翻譯、擴展尼克森的「雙眼視覺」論述。二諦指的是「世俗諦」和「勝義諦」,分別代表日常生活中的相對真理與超越二元對立的終極真理。在中觀學派的語境下,我們可以說,一個二諦兼容的雙眼視覺能力,可以幫助我們融合相對真理和究竟真理的兩種層次,或者說,心物兩種不同層次中洞察事物的真實。一個具有「二諦視野」的雙重視角,使人能夠一方面接受世間法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能察覺到超越世間法的更深層真相,最終得以擁抱深刻的般若悖論,如色不異空、「煩惱即涅槃」。

 

VI-1、矛盾性思維的培養

禪宗的公案修行,正是學習擁抱般若悖論的一門課程。公案中那些看似荒謬、矛盾或不合邏輯的敘述與對話,如「父母未生前面目」或「隻手掌聲」,意在挑戰與瓦解我們的習慣性認知和二元思維,從而糾正我們日常經驗和理解中的「遍計所執」。要學會擁抱這種矛盾性思維,修行者需透過「參」來直觀地體驗世界。當悟境出現的那一刻,便是打破慣性思維與同一性信念的法喜時刻,帶來令人驚奇的「啊哈」瞬間,為僵化的心智注入新的視角與活力。

學習接受矛盾性(如色不異空、煩惱即涅槃),需要超越二元思維,而「參」的意涵在此尤為重要。作為一種「前哲學」的意識活動,「參」包含強烈的「疑情」,即深切的探究之心。此外,修行者須進入高度集中的「無思」狀態,在其中,自我中心的意識逐漸消融,在「空三摩地」中,答案便會自然而然地浮現。此時所悟出的答案極為珍貴,因為它源自當下,而非過去的「慣習」。

 

VI-2、公案參究在冥想課程教學的運用

         接下來,我將舉兩個例子,說明如何在大學的「禪宗冥想課程」中運用公案參究來挑戰對既定事物的認知。首先,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包含對固有的思維模式和潛藏於潛意識中的慣性習性進行反思,以達到「轉識成智」,並推動建立一個更平等與公正的社群。在課堂上,我選擇的公案(無論古今)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VI-3公案冥想教學案例探討 (略)


V、結語:成為一個成熟的生態人

            在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危機時,我們的學術機構必須進行一種智慧的「內在轉向」。公案參究作為一種般若的修行工具,幫助我們直視並識破那些導致認知障礙或情緒麻痺的根源——即對「我」的執著。透過不斷參禪,我們逐漸敞開心智,讓「自我」在這過程中自然消融,進而達到一種無我狀態,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受創的他者。這正是禪宗回應尼克森所提倡的擁抱矛盾思維的方法,也是通往法蘭克福學派社會理論家阿克塞爾·霍耐特(Axel Honneth)所說的「承認」(recognition)之路——一種接納對立、矛盾與不確定性的心境,這也是當前社會應對複雜挑戰所必需的能力。

 

 

[i] 華普納(Paul Wapner)所稱的「內在生態」(inner ecology)與其他生態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裡的內在生態與早期的「深層生態」(deep ecology)、李歐塔(James Lyotard 的心靈生態(psychic ecology)、貝森(Gregory Bateson 的「心智生態」( ecology of the mind )的概念相近。這些皆是強調生態與意識或「內在現象」的整體性。